刨床資訊
破解刨床行業三大癥結走出規模競爭模式
源自:滕州市高地機床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:2019/3/2 10:43:13
我國是世界公認的制造業大國,卻不是制造強國,這與多年來制造企業實行規模化經營,只知追逐短期利益,不思長遠進取不無關系。而今,伴隨中國制造向中國制造、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、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加快轉變,刨床行業正面臨三大癥結,刨床企業亟需走出規模化競爭模式,方能破繭成蝶。
無形的壓力 刨床行業面臨三大癥結
一直以來,“中國制造”與世界先進水平都有著一定的差距。對刨床企業而言,除了技術、質量、品牌等有形因素,一些無形壓力更讓他們深受困擾。
首先,“流動”的工匠無法支撐“鐵打”的企業。對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一些刨床企業來說,過快的人員流動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。
其次,“賺快錢”的理念無法打造百年老廠。從社會的普遍價值觀看來,盈利水平、資產規模、企業估值成為衡量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,但事實上,打造百年老廠需要專注和深耕;許多企業關注做大而非做精做專、將“轉行”當“轉型”,不利于刨床行業健康發展。
再者,“廉價低質”形象期待得到根本改變。不少企業認為,中國制造了物美價廉的傳奇,但粗暴山寨、抄襲模仿使中國產品背上了“廉價低質”的名聲,既影響了國外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定位和看法,也使國內消費者對本土品牌信心不足。
品牌、質量為先 走出規模競爭模式
刨床企業是時候走出以規模換成本、以成本換價格的競爭模式,樹立以科技、質量、品牌為先的發展理念了。刨床企業踐行制造文明,應對消費者存敬畏之心,不讓低質產品流向市場;要耐得住寂寞,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培養人才,同時要在全社會倡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此外,整個社會的消費理念也應從追求“價格低廉”轉變為“高質有效”。隨著中國制造告別低成本、規模化競爭以及消費群體結構的變化,企業、消費者、商業營銷形成的“物美價廉”的消費訴求有待轉型。
當前,我國一大批偏好性能、愿為高品質埋單的消費群體正在興起,這意味著消費理念的變革、對“價廉物美”觀念的部分揚棄,并很有可能把中國制造帶到新層次。刨床企業要適時改變自我,勿被時代所拋棄。